康复医学科:一个关于吃和说的故事
——记杨先生康复的历程 □ 李淑洁
那一天对于杨先生一家人来说注定意义非凡。因为几乎被全家人都放弃希望的他日益健康起来。更重要的是,他再也不用带着胃管无奈的凝视曾经的美味佳肴。他高兴地跟我们打着招呼,满口感谢的话虽不是特别的流利但从他久违的泛着泪光的笑容里,我们知道:杨先生是真的高兴、真的感激!
人生总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境遇,而每一个康复出院的患者背后都会有一段故事。今天这个故事要慢慢说起。
第一次见到杨先生的时候,他已经是“右侧脑出血,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不能言语,完全卧床2月余”的病程了,一直住院治疗。长期的鼻饲管营养,身体状况逐渐加重了,无法行走、无法进食且出现了高热的症状。面对日益消瘦、精神萎靡、时烦躁时沉默的杨先生,他的家人毅然决定转入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机会缘于1个月前,他的家属从网站上搜索到我院康复医学科的相关信息。

康复医学科主任徐传荣仔细查看病人后指出:“目前该患者存在三大问题,吞咽、言语认知和肢体运动障碍。在外进行一个多月治疗,患者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焦虑,再加上基础病及卧床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身体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的状态,其预后不容乐观,对我们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随即召开康复评定会议,果断地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首先针对其基础病进行治疗,预防再次出血,着重解决吞咽障碍困难,尽快拔除胃管,安全地自主进食,解决肠道营养问题。同时进行运动、物理治疗改善其肢体功能,防止并发症;此外,针对患者目前情况给予抗感染及心理疏导的治疗,同时解决其言语障碍问题。

治疗方案在第2天正式开始实施。对于吞咽障碍我们采用国际先进治疗方法,成功为其拔出胃管,达到自主进食,忘不了自主咽下第一口饭时杨先生满足的眼神。运动及物理治疗采用“阶梯式训练”,循序渐进。病情一天天好转,杨先生的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他的家属开玩笑地说“我们小时候1年学会的事情,现在你们帮他1个月学会了!”
治疗1个月,经过报销之后医疗费用没有花费很多,最重要的是杨先生能自主吃饭了!能开口说话了!于是有了我们开始的那一幕!其实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杨先生的家属一再对我科科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徐主任和医护团队一再表示,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我们只是作了我们该作的事。

杨先生是自我们治疗后恢复健康的数百名病人中的一个。吞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之一,很多疾病进展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吞咽障碍,包括正常退化、各种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帕金森病、放疗导致的纤维化等等,一方面随着疾病的进展吞咽障碍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因为吞咽障碍常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塞以及出现抑郁等负性社会心理,使得原发疾病进一步加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明显升高。然而,尽管其发病率很高,并发症很严重,但只有较少的患者得到吞咽、言语认知障碍的正规诊断和有效治疗。我院康复医学科最新开展的专门治疗吞咽、言语认知障碍的新技术安全系数高,效果好,治疗水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