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莱钢集团莱矿医院,今天日期是: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护理园地 >> 护士知识
莱芜市护理质量标准与评价细则(试行).3
发布时间:2014/11/25 14:19:28    作者: 莱钢集团莱矿医院

第三部分:一级指标——病区管理(100分)

*亦可下载:莱芜市护理质量质控标准(第一版).doc(1—6部分完整版)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评价方法及扣分标准

环境

质量

20

1.病区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2分)

2.工作间物品分类放置,标识明显,管理有序。(2分)

3.床单元物品配置齐全,传呼装置在正常状态,患者触手可及。(2分)

4.有防滑、防烫伤、安全用氧等安全警示标识,地面干燥无积水。(3分)

5.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良好。(2分)

6.消防设施完好,定点放置,定期检查,人人掌握使用方法。(5分)

7.家属和陪探人员管理有序。(2分)

1.    禁止吸烟,注意用电安全。(2分)

现场查看病区环境及各项安全警示标识情况,随机抽查医护人员消防设备操作或应急预案演练。

1.         现场查看环境,一项不符合扣1分。

2.         消防设施未处于备用状态一项扣2分,检查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         随机抽查护士消防设备操作,操作不正确每人次扣2分。应急预案不完善扣1分。

物品

仪器

设备

管理

20

1.病房内物品、仪器、设备账物相符、库存合理。(2分)

2.所有仪器设备有操作流程标牌,护理人员均能掌握,熟练应用。(5分)(根据操作规程规定合格分数)

3.性能良好的仪器设备悬挂正常标识,出现故障时悬挂待修标识并及时送修。(2分)

4.物品及仪器设备用后及时清洁、消毒,物归原处。(2分)

5.急救物品做到五固定两及时(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时检查维护;及时维修,及时请领报废。(3分)

6.护理人员了解科室物品及仪器设备的保养方法,定期检查、保养,保证性能良好,处于应急备用状态。(2分)

7.冰箱不存放非低温保存药品及私人用品。每日至少监测温度一次并有记录,发现温度异常及时维修。(2分)

8.护士长对物品、仪器、设备管理情况定期检查(至少每月1次)并有签名。

2分)

现场查看病区仪器设备,抽查仪器设备性能。抽考护理人员仪器设备操作。

1.         物品、仪器、设备未处于备用状态一处扣2分。

2.         仪器、设备未按照规范标识、保养、检查每项扣1分。

3.         急救物品及仪器设备管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4.         冰箱内存放非低温保存物品及私人物品扣2分,冰箱监测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5.         抽考护士对仪器、设备的操作,1人次不合格扣1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评价方法及扣分标准

药品

管理

20

1.根据科室情况可备用一定备用药品,备用药品保存一定基数,有备案表。(2分)

2.根据药品种类、性质分别放置,定数量、定位置,标签清晰。(3分)

3.建立登记本,班班交接并签名。(2分)

4.抢救备用药品应摆放于抢救车(箱)内。(1分)

5.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应置于冰箱中的冷藏层(2℃~8℃)。(1分)

6.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符合规定。(2分)

7.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有标识,贮存方法正确。(2分)

8.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应有明晰的

警示标识。(2分)

2.    每月检查备用药品的有效期,做好记录,近效期药品有明显标识。(1分)

10.对药品的取放有明确规定,遵循近效期先用原则2分)

11.过期药品由护士长确认后,交药剂科统一销毁,各护理单元不得自行销

毁。(2分)

实地查看治疗室、冰箱、抢救车内药品管理。提问护士安全用药相关知识。

1.         各种药品交接、存放、标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护士对使用麻、精、放、毒的注意事项回答不全面,一项扣1分。

3.         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的药品无“警示标识”,一处扣1分。

4.         有关药品效期使用原则、标识及检查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5.         过期药品处理方法不符合要求扣1分。,

抢救

/

管理

10

1抢救车(抢救箱)定点放置,专人/专班管理。(2分)

2.抢救车分区合理,物品、药品分类放置,有示意图。(2分)

3.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取用后及时(2小时内)补充,确保处于备用状态,近效期药品有标识,禁止过期。(2分)

4.抢救车每月全面检查一次并有记录。(2分)

5.采用封条管理时,应注明封存时间及两名核对者签名,班班交接封条的完好性,每月由两名护士对抢救车全面检查一次并有记录,抢救车内药品或物品使用后,及时整理补充封存。(2分)

实地检查抢救车、交接和使用记录。

1.         未定点放置扣1分,无专人管理扣1分,无示意图扣1分,无记录扣1分。

2.         封条黏贴和标记不符合要求扣0.5分。

3.         近效期药品未做标识扣1分,有过期药品或物品扣2分,使用未记录扣1分,补充不及时扣1分。

4.         其它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评价方法及扣分标准

消毒

隔离

30

1.有消毒 隔离制度与相关规范要求。清洁区、污染区分区合理、明确,标识清楚。(2分)

2.按要求进行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有记录。(1分)

3.实施标准预防,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措施。(3分)

4.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配置有效、齐全、使用便捷。有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的宣教、图示。护士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洗手方法正确。2分)

5.各种注射执行一人一针一管。静脉注射执行一人一止血带,盛放止血带的容器1周消毒一次,可使用一次性包装。(1分)

6.无菌物品专柜储存,离地面20cm及以上,距天花板50cm以上,距墙壁5cm以上。1分)

7.无菌物品按照灭菌日期摆放,遵循“近效期先用”原则,定期检查,无过期失效。1分)

8.无菌物品、药品开启时注明开启时间,保存方法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6分)。

1)未开启使用的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应符合要求。无菌物品开启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24小时。持物钳、筒干存放,注明开启时间,每4小时更换一次。紫草油纱布每天更换并灭菌。

2)静脉注射用药抽吸后放入盘布或包皮内(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盘布每日更换并注明启用的日期、时间。

3)碘酊、酒精等消毒剂要密闭保存。使用中的容器每周更换消毒2次。一次性使用的消毒剂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使用时间≤1周,快速手消开启后30天内有效。

4)皮试液应现用现配。各种注射用药应现配现用,注明加药时间。开启及抽出的注射药液>2小时不得使用。

5)冲药溶酶有开封日期、时间,冰箱保存≤24小时。

6)未开启的胰岛素冰箱保存,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常温保存时间≤1月。

现场查看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病室,提问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掌握情况。

1.       制度、规范,每缺一项扣1分。

2.       分区设计不合理扣1分。

3.       隔离措施防护不到位,扣1分。

4.       无菌物品放置不符合规范和标准扣2分。

5.       各种洗手设备及配套设施,每缺一项扣1分。

6.       工作人员洗手方法不正确每人次扣1分。

7.       无菌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扣1分。有过期物品扣2分。

8.       药品启用不合要求视情况每处扣0.5-1分。

9.       工作人员对消毒液使用相关知识回答不全扣1分。

10.    开启后消毒液过期每处扣0.5

11.    消毒液溶度不足每处扣1分。

12.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及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违反规定每次扣0.5-1分。

13.    查看垃圾分类及交接记录,一处不符合规定要求扣0.5分。

14.    医用物品使用及用后处理不符合要求扣0.5-1分。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评价方法及扣分标准

9.氧气雾化及呼吸机装置2分)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更换消毒,湿化液使用灭菌蒸馏水,每天更换;持续使用的一次性氧气管道每周更换两次。

雾化吸入器面罩及管道专人专用,用后清洁消毒干存放。

持续使用的呼吸机管道、湿化器每周消毒1-2次,(有污染时应随时更换),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每天更换。

10.吸引器2分)

备用吸引器应处于备用状态,干燥存放。使用时,先放入含有效氯1000/L的消毒液,再进行吸引。紧急使用时,可先吸引,再放入消毒液。(一次性吸引瓶直接使用,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吸引操作执行一人一次一管。一次性吸引管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使用中的吸引器引流瓶每班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后行终末消毒(有效氯1000/L)。

11.体温表1分)

体温表使用后应放在盛有500/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容器内,浸泡30分钟后冲洗擦干备用。

盛放体温表的容器,每周消毒一次 。

12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定期更换,用后消毒灭菌,微生物检测符合要求。特殊感染、传染病患者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根据污染程度采取规范的处理方式。2分)

13工作人员掌握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与使用方法。按要求监测消毒液浓度(2分)

14.平车、轮椅、检查台(床)每日或用后先消毒后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1分)

15.地面应湿式清扫,拖把标记清楚,分类使用后消毒、浸泡、冲洗、晾干、分区、分类悬挂放置(1分)。

16生活、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特殊感染的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严密封闭,标识清楚,严格执行转运交接登记。 (2分)

 

*亦可下载:莱芜市护理质量质控标准(第一版).doc(1—6部分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