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名骨折术后病人来莱矿医院康复医学科复诊,两个病人年龄差不多,又都是股骨颈骨折,但一个行动自如,一个却行走困难。为什么术后的恢复情况差异这么大?这和两个人术后是否接受了骨折康复有很大的关系。

未及时进行康复治疗 七旬老人肌肉萎缩
去年冬天,70岁的宋大妈在家洗澡时不慎跌倒,导致左腿股骨颈骨折,在莱矿医院进行了手术复位。
术后一周,宋大妈就转入康复医学科进行专家会诊,专家们为其制定了术后康复计划。先在床上,由医师进行指导锻炼,做足趾、踝的主动屈伸活动和股四头肌、臀大肌的静力收缩运动。两周后医师对其进行肌肉力量恢复训练,如:俯卧位勾腿练、抗阻伸膝练习。同时配合理疗以及推拿手法治疗。之后通过评估患者康复情况,不断调整康复计划。如今过去半年了,上个周末,宋大妈来到莱矿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复诊。医生再次评估时,发现宋大妈已行动自如,不影响日常生活,术后常见并发症皆未发生。
而68岁的张大伯是在去年7月进行左腿股骨颈骨折手术复位,比宋大妈还早了半年,但是他的恢复情况却不够理想。
原来,张大伯术后两周出院回家休养。由于术后刀口处以及骨折固定处时有疼痛,加上认为伤筋动骨100天,要静养。他多数时间都是卧床休息,术后3个月,他的伤口仍时有疼痛,不能久站,行走困难,站立行走需拐杖支持,并且左侧臀大肌以及股四头肌明显出现萎缩,肺部出现感染症状。
拖了快大半年,张大伯家人见其恢复很不利索,于是才将其送到莱矿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由于错过最佳康复时期,肢体康复就显得比宋大妈的稍微困难一点。
温情提醒
骨折康复治疗有助恢复,但多数病人比较容易忽视,康复医学科主任徐传荣指出,临床上大多数骨折患者对骨折的整复、固定都很重视,但对于功能训练就比较忽视。骨折康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较为陌生的概念。骨折康复即采取积极措施,以消除创伤及长期固定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特别是出院前的术后早期阶段的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目前,康复治疗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骨折从临床愈合到骨性愈合需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功能训练的强度和时间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程峰介绍到,要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程度、年龄以及整复、固定的方式作出科学的选择。
此外,骨外科主任张连双补充到,膝关节、髋关节等关节置换术后亦须尽早介入康复治疗,有利于术后正常功能的尽早恢复。
莱矿医院康复医学科咨询电话:0634——6194866
